浏览量:91次
本经验均在CentOSrelease6.7(Final)下操作,如知识有欠缺之处 欢迎批评指正。
linux 的inode及block的相关知识:
1> Linux系统分区格式化文件系统之后,系统会分为Inode及Block两部分:
1)Inode为系统文件的属性信息(ls -l的结果)及指向文件实体的指针,但是没有存放文件名,一般在上级目录里的Block。
2)Block为存放数据的,ext3/ext4一般为1k,2k,4k,一般默认4k
3)一个文件不论多大至少占用一个Inode和一个Block,一个Block只能存放一个文件的内容,block的数量大于Inode的数量,多个文件可以占用同一个 inode(硬链接) 。
4)访问文件, 通过文件-->inode(验证权限)--->blocks.
5)inode 一般情况默认256B,block大小1k,2k,4k,默认4k,注意,引导分区等特殊分区除外。
6)通过df -i 查看inode的数量及使用情况,dumpe2fs /dev/sda1 查看inode及block的大小和数量。
7)一个block只能 被一个文件使用 ,如果一个文件很小block太大,剩余空间浪费,无法继续被其他文件使用。
8)block不是越大越好,根据业务的文件大小进行选择,一般就是默认 4k。
9)可以在格式化的时候改变inode及block的大小,使用mkfs.ext4 -b 2048 -I 1024 /dev/sdb2
2>Linux中df命令的功能是用来检查linux服务器的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。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,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。
1.命令格式:
df [选项] [文件]
2.参数 :
df -i 查看参数多少个
[root@techW ~]# df -iFilesystem Inodes IUsed IFree IUse% Mounted on/dev/mapper/vg_techw-lv_root 1152816 55846 1096970 5% /tmpfs 125596 1 125595 1% /dev/shm/dev/sda1 128016 38 127978 1% /boot[声明]本网转载网络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,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故此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您的相关内容发至此邮箱【779898168@qq.com】,我们在确认后,会立即删除,保证您的版权。